浙江非遗配饰在海外火了!文化出海不止“好看”,更有“内涵”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02:15 浏览量:2
在全球化的浪潮中,浙江文化正以独特的姿态走向世界,其中非遗文化作为浙江传统文化的瑰宝,更是在海外市场绽放出耀眼光芒。从精美的国风配饰到古老的草编技艺,从绚丽的婺剧表演到精致的青瓷制品,浙江非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也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。
国风配饰引领时尚出海潮流
在义乌国际商贸城,有一位对国风极度热爱的老板娘王紫钥。十年前,她毅然从普通合金饰品行业转型,成为义乌市场最早投身国风配饰创业的先锋。她怀揣着“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美”的梦想,在国风配饰领域不断深耕。
在一区东扩市场,常常能看到王紫钥热情地为国际友人穿戴汉服和配饰。伊朗客商对中国传统服饰与国风配饰流露出的浓厚兴趣,让她深受鼓舞。王紫钥十几年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,她坚信“文化复兴,衣冠先行”,优秀的文化需要优质的产品来承载。
走进她的店铺,发簪、项链、团扇、香囊等国风配饰应有尽有,不少还巧妙融合了诗词典故、节气文化。她的创业转型源于一次客户的询问,当客户拿着国风产品询问市场上是否有货时,她一眼就被吸引,从此决定全身心投入国风配饰领域。
起初,市场对国风配饰并不认可。客户们看到挂在墙上的国风配饰,甚至会问是不是拍戏用的道具。后来做非遗配饰时,又有人质疑其过于小众。但王紫钥坚信,只要做到极致,小众产品也能拥有广阔市场。她拒绝盲目跟风,专注打造独特的产品风格,将非遗技艺融入一件件配饰中。凭借独特设计,她逐渐在义乌市场崭露头角。
如今,大英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都主动找她合作制作非遗文创产品。
除了实体经营,王紫钥还通过拍摄短视频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和自己的创业心得。随着知名度的提升,不仅有国外客商被吸引下单,国内的创业者也将她视为榜样。一位采购商表示,看了她的抖音深受鼓舞,特意前来取经。
谈及未来,王紫钥希望希望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国风配饰的发展之路,通过品牌出海、文化出海,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。她还计划用短视频记录非遗产品的工艺、故事和应用场景,通过二维码展示,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非遗。
近年来,浙江大力推动文化出海,众多非遗项目乘势搭上“文化快车”,从义乌苏绣配饰惊艳海外客商,到婺剧巡演风靡全球,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非遗瑰宝,正闪耀国际舞台。
草编技艺:“指尖艺术”触动世界
浙江省非遗草编代表性传承人陈真出生于温岭草编世家,当地素有“十里长街无闲女,家家都有编帽人”的美誉。
他在草编技艺上天赋异禀,高中时就掌握了上百种编织技法 。2012年留学英国期间,陈真发现英国人对帽子情有独钟,而中国草编帽独特的设计和柔美外观在当地拥有大量粉丝,于是萌发了创办草编时尚体验店的想法。
在英国桑德兰市中心的桥牌购物中心,他的草编时尚体验店不仅售卖产品,还开设公益课堂,传授草编技艺,让这一“指尖艺术”在当地风靡。他还在英国考古学专家的帮助下,修复整理了一些失传的草编工艺资料。
如今,陈真的团队将非遗草编从传统草编帽衍生出644种文创作品,他编写的中英文版《非遗草编十五讲》和《秒懂的草编》,让更多海外青少年有机会学习中国草编文化,每年有4.5万名海外青少年通过他的课程体验中国草编的魅力。
婺剧:古老戏曲唱响世界舞台
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访演足迹遍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,是近年海外演出场次最多的地方戏曲院团,为500多万人次的海外观众呈现了中国传统戏曲之美。
婺剧拥有500多年历史,原本影响力局限于金华及周边地区,如今却成功走向世界。仅2025年1月,剧团就应邀派出3支队伍赴6个国家演出。
现如今,浙婺通过放大独特的文化吸引力,融合多种声腔和表演形式,对剧目进行艺术重构和微创新,如在《三打白骨精》中加入高难度动作和变脸等元素,吸引海外观众。
同时,他们还因地制宜“量身定制”演出,用当地语言翻译唱词,演员学习当地俏皮话互动,深受国外观众喜爱,演出邀约不断。
龙泉青瓷:AI时尚秀让传统与科技共绽米兰
在2025年米兰时装周核心活动《人工智能及时尚和设计在消费领域的体验》主题论坛上,丽水姑娘王柳棋带领团队携龙泉青瓷非遗技艺与前沿AI技术融合的创新成果大放异彩。
王柳棋团队详细介绍了AI技术在龙泉青瓷保护与复兴中的应用。AI神经网络构建的非遗知识图谱,使青瓷文化实现数字化永生,人们可借此便捷了解其历史、工艺和文化内涵;3D建模与手工锻造结合的青瓷胸针,凭借“简约宋韵”成功吸引25-55岁女性消费者。
团队还展示了由AI设计的龙泉青瓷饰品、全球首个动态数字水墨展《青瓷记》预演路演以及AR解构青瓷技艺工序的互动体验,引发了在场国际时尚大咖们的浓厚兴趣。
此次展示中,王柳棋还发布了《数字天青》AI×青瓷复兴计划,旨在用AI算法破解宋代釉料配方密码,并用全息投影还原龙窑柴烧的千年烟火。这不仅让人们能更直观感受龙窑柴烧魅力,领略千年非遗的博大精深,也为龙泉青瓷的传承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意大利Reflaunt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妮·克雷斯宾称赞道:“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,更是文化叙事方式的革命。它让古老工艺成为可触摸、可参与的现代消费符号,让人印象深刻。”
王柳棋表示,未来会通过科技赋能,让青瓷从“文化遗产”转型为“文化资产”,吸引年轻一代和国际游客重新定义“中国审美、中国创造”。
浙江非遗文化出海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从王紫钥指尖的苏绣到张晞窑火中的青瓷,从陈真课堂上的草编到婺剧舞台上的唱腔,这些带着东方温度的技艺,正让世界读懂中国文化的深邃与鲜活。未来,随着更多创新和探索,浙江非遗文化必将在国际舞台上留下更深刻的印记,让世界真正领略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