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永华 (成昆老铁)我的新闻摄影之路(五)
发布时间:2025-07-17 14:05 浏览量:2
我的新闻摄影之路(五)
李永华 随笔
逐渐,我的新闻摄影历程之路终于自我感觉能逐一把控自如了:
我被抽调参与了《今日内江》(之二)的大型画册的拍摄工作;
我独立完成了简阳市《天府雄州 中国简阳》大型画册的拍照、文字撰稿並协助完成了全画册的编辑排版工作(编委主任市委书记、编委副主任市长、给我任命了一个“执行总编”兼摄影撰稿);
我的摄影作品《天府一绝九莲灯》入选了“第五届中国艺术节”;
同时《九莲灯》入选了“看四川巴蜀民族风情全国摄影展”后又参加了香港影展;
四川航空公司找上门来,《天府一绝九莲灯》以一个版面登上了《四川航空》大型画册;
内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代山高老师介绍我加入了《四川省摄影家协会》;
同年我被增选为内江市摄影家协会理事;
四川团省委一位处长推荐介绍我加入了《中国民俗摄影协会》;
通过勤奋自学,我相继写出了《农村基层干部的好榜样——马树贵》长篇人物通讯。同年“七一”,市委组织在简阳电影院近千干部参加的报告会上,半数以上的与会者被马树贵的事迹所感动而泣不成声。(后来省委副书记秦玉琴亲自到简阳代表省委省政府,追认马树贵同志烈士称号並授予马树贵同志”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);我邀请了四川电视台“焦点”栏目组以《生命倒计时》为题材拍摄了马树贵事迹的“电视专题片”,播出后荣获一等奖;另一采访组以马树贵为题材拍摄的电影专题片《为了水》也荣获一等奖。
我跟踪报道多年的原武庙乡农村水利员潘水平从副乡长、乡长、乡党委书记、再到全国劳动模范、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。我几乎亲历见证了他的全部成长升迁轨迹。其间我配合四川电视台,中央电视台“金土地”栏目,积极为他们提供新闻线索,协助配合采访。从他担任副乡长开始,数年间我从未间断对他的关注采访。我根据潘水平事迹写的“党课教材”也被资阳市评为“二等奖”。
听闻武庙乡肖家河又叫“秀才沟”,传闻历史上一有钱人家中“七儿一女八秀才”(女婿也是秀才),当地素来文风昌盛。姑且不论此事真伪,但根据我掌握的另一新闻线索,我骑着125摩托车前往一探究竟……。
最后.写出了“一家四父子、同进大学门的”热点报道。武庙中学政治教师刘永红,多年前就开始参加成人自学高考,如今头发考白了,视力也坏了,耳朵也背了,但最后一门古汉语怎么也过不了……。但在他这种精神感召下,大儿子南充石油学院毕业,后来是克拉玛依石油研究所工程师;二女儿内江师范学院毕业后,在武庙中学教电脑;小儿子刘鹏飞更是以“高考状元”身份从简阳中学考入“清华大学”水电流机专业。刚到刘永红家门,正遇见担着一担黄谷出门准备外出卖粮筹集回校生活费的“高考状元”刘鹏飞,问明原由,我心里不禁一阵酸楚……。
其间,我还写出了人物通讯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(记退休老党员李逐浪开发荒山带领群众致富事迹);
人物通讯《救火英雄张思忠》等;
在城关一小,我采访拍摄了《爱心》这张新闻照片,不仅入选了四川日报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”这个重点栏目;还入选了《光明日报》“今日知识界”摄影三等奖;还被《中国教育报》头版刋用。
回顾一生,我工作上兢兢业业,从无懈怠,我终于可以自慰一生无愧于党旗下的宣誓了!(连载结束)
作者:李永华(成昆老铁)
李永华 铁一师一团战士、当过班长、干过文书。
退伍后当过保卫干事、当过厂长。
曾任中共简阳市委宣传部宣传科长。其新闻摄影作品多次在《新华通讯社》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《四川日报》等报刋获奖。
摄影作品曾入选《第五届中国艺术节》《看四川巴蜀民族风彩全国摄影展》和香港影展。
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
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
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